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基礎設施與人類學
Anthropology of Infrastructure 
開課學期
111-2 
授課對象
學程  臺灣研究學程  
授課教師
林瑋嬪 
課號
Anth5159 
課程識別碼
125 U3510 
班次
 
學分
3.0 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四7,8,9(14:20~17:20) 
上課地點
水源人201 
備註
本課程中文授課,使用英文教科書。兼「臺灣研究學分學程」藝術與人文領域。
限學士班三年級以上
總人數上限:15人 
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基礎設施為維持人們日常生活的各種物質基礎。過去人類學者較少關注此議題,但隨著全球各地不斷投入基礎設施計劃,帶來文化、社會與自然頻繁的互動,人類學近年來對於基礎設施也產生高度的興趣。人類學研究關心基礎設施如何將人、事、物連結、重組,構成不同的世界。經過近年來的發展,人類學不但理論上歷有突破,研究議題也從物、人、社會、自然到超自然,不斷擴展。本課程將介紹人類學對於基礎設施研究的幾個重要取向,考察基礎設施所延展出來的技術與社會、人類與自然等關係。課程中,我們所討論的基礎設施內容包括水、河流、道路、能源,議題涉及技術政治、現代性、資本主義、美學、環境與自然等。 

課程目標
 對人類學基礎設施理論有相當的理解
 透過理論與民族誌的連結習得人類學的思考方式
 從世界理論到台灣案例的對話思考如何發展自己的研究 
課程要求
 課前閱讀必讀文獻
 參與課堂討論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3-5小時 
Office Hours
另約時間 備註: 以上為大致安排,授課老師將按照課程進度調整課程內容。 
指定閱讀
每週的指定閱讀約三篇英文文章,在開學後逐步補上 
參考書目
Harvey, Penny, Casper Bruun Jensen and Atsuro Morita eds. 2017 Infrastructures and Social Complexity: A Companion. New York: Routledge.
Anand, Nikhil, Akhil Gupta and Hannah Appel eds. 2018. The Promise of Infrastructure. Durham: Duke University Press.
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上課參與20% 
20% 
希望同學都能來參加課堂討論,出席計分按照學校規定 
2. 
課堂口頭報告 
20% 
修課同學輪流課堂口頭報告 
3. 
隨堂文字報告 
40% 
每次上課時須繳交該週指定閱讀兩頁左右摘要與心得報告 
4. 
期末報告 
20% 
針對基礎設施撰寫報告,報告需引用課程指定閱讀內容作討論 
 
針對學生困難提供學生調整方式
 
上課形式
提供學生彈性出席課程方式
作業繳交方式
延長作業繳交期限, 書面報告取代口頭報告, 個人報告取代團體報告, 學生與授課老師協議改以其他形式呈現
考試形式
書面(口頭)報告取代考試
其他
由師生雙方議定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2/23  課程介紹 
第2週
3/2  導論 
第3週
3/9  水的政治技術 
第4週
3/16  演講:水與基礎設施 
第5週
23  資本主義、能源基礎設施 
第6週
3/30  巴拿馬運河的政治與生態(I) 
第7週
4/6  巴拿馬運河的政治與生態(II) 
第8週
4/13  期中考週 
第9週
4/20  道路與國家 
第10週
4/27  基礎設施與政治的關係再思 
第11週
5/4  演講:道路的時間景觀 
第12週
5/11  技術志(I) 
第13週
5/18  技術志(II) 
第14週
5/25  演講:台灣的技術志研究 
第15週
6/1  多物種與人類世